位置:新闻动态 > 品牌动态 > 5.0+特辑丨空间感知力这种能力,家长千万别忽视,自家孩子和“学霸”的差距也许就在这里!
不少家长在孩子上小学后都好奇:
我家宝贝足够专注,学习态度也很认真,
为什么依然在学习上显得吃力?
决定学习能力高低的原因有很多,
空间感知力的差距,
往往是家长们容易忽略的一种能力。
我们这一代人,多少人吐槽中小学数学,特别是几何题太难了!
上课时老师一点就通,自己做题就怎么都不会。
这是因为在思考过程里,大多数人没有具体形象、直观经验的积累,拿着书本就进行抽象想象,结果往往是陷入死胡同。
最后越难越没兴趣,越没兴趣越不想学,成绩越来越差……
来看看这道某机构的小学数学题,
如果没有下方的答案,
大人也要思考一会儿,别说孩子了!
但如果手上有这几张展开图的实物,
动手试试,还难吗?
如果在答题前,
这些实践的直观观察经验积累多了,
那题目其实是万变不离其宗的,
孩子快速找到答案就轻而易举了!
早在1982年全国数学会上就提出了一个词,叫“几何直观能力”,它是大脑通过观察、触摸,以及实践经验得到的一种能思考物体形状、位置的能力。
这种能力,在学前阶段,可以得到大幅度的发展。这是因为人类大脑中有一个叫做空间认知神经网络的区域,主要是处理和解释我们感知的空间信息,包括位置、形状、距离、方向等信息。这个神经网络在幼儿期处于快速发育和成长期。
因此在上小学之前,不是单单讲概念,教数字的,而是应以培养孩子的直观能力为重点,需要积累大量的直观经验。直观经验越多,将来需要的时候越容易产生联想,也越容易脱离实物对此进行抽象的想象。
把这些核心概念变成形象的、具体的经验,这就是我们谓之发展孩子的“空间感知力”需要做的事情。尽早科学培养,孩子将受益一生。
在七田阳光1+X课程中,每个龄段都有关于孩子空间感知力的发展模块,利用游戏激发孩子的空间感,如拼图、建构游戏、七巧板等,让孩子观察、比较、调整和组合各种形状,从而培养他们对空间位置、大小、形状的感知力,积累大量的直观经验,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。
3-4岁A
图形大小匹配、形状匹配、4-5 块七巧板
3-4岁B
图形大小匹配、形状匹配、旋转、4-7块七巧板
4-5岁A
图形分解与组合、5-7块七巧板
4-5岁B
图形大小匹配、形状匹配、旋转、4-7块七巧板
5-6岁A
图形分解与组合、旋转补充、7块七巧板
5-6岁B
图形的多种分解与组合、镜像补充、7块七巧板
6-7岁A
三视图、一笔画、数图形、等量代换、规律、图形等分
6-7岁B
图形等分、正方形折叠与展开
对于3-4岁小朋友来说
正是积累大量具象经验的时期
考虑到一些游戏规则、生活中的口令,
甚至规律、几何、空间等等
对他们来说太抽象了。
为了改变这一情况,
5.0+升级,把巧思融入教学,
将抽象理论转变为实际操作。
例如在3-4岁B的工具包中,
增加了小镜子这一道具,
完成搭建的小朋友就可以多角度
来观察立体图形镜像中的显现,
一方面增加了趣味性,
同时避免孩子因难度大,
而丧失兴趣,达不到学习效果。
一方面这样的直观经验积累多了,
遇到类似上面那道数学题的状况,
很快就能得出答案。
一些不规则图形的分割与组合
对学前儿童是比较困难的。
在5-6岁A工具包中,
让孩子通过动手操作,
将图形拼接在一起,
从而很好地理解不规则图形
的组合与分割。
这是一个完整去发现、去探索的过程,
比起枯燥乏味的讲述,
孩子显然更喜欢这样去
理解图形、空间规律。
感知力=认知世界的钥匙
空间感知能力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。
它不仅是认知世界和理解事物位置、形状、大小和方向的基础,还是孩子综合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空间感知力基础打得好的孩子,未来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、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知识,同时他们想象力丰富,往往能够跳出问题看问题,不被现实所拘束,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。
如您想要了解在3-7岁阶段
科学养成孩子空间感知力的理念和方法,
欢迎您前往全国各地七田阳光中心
咨询、了解,让专业的人为您引路,
以21年实践经验陪伴孩子成长。